作者简介
吴建远,中学语文教师。
文
吴建远
滕村乡贤、明代名臣,曾任国子监祭酒、刑部侍郎、礼部尚书。南京尚书村、丹阳姜家园及西门大街“黼黻(fǔfú)文明”牌坊,均与之相关。
《刘氏夫人墓志铭》是姜宝为妻子所作。以朴实含情的语言刻画亡妻的感人形象。现应滕村宗祠及丹徒墓葬地友人所请,勉力一译。不到之处,方家指正。
我的妻子是武进刘氏。她的祖先是刘敬。明朝初年,凭才华品行被举荐担任叙州府同知的官职。传到第四代,是我妻的祖父、府学生刘璘。刘璘生有二子。长子刘锡,即我岳父,字寿卿,号南山。正德年间,例授德府引礼舍人。岳父娶妻赵氏,是山西按察使司赵敔(yǔ)的侄孙、进士赵夔的妹妹。赵夫人没有生育。妾谢氏生下我妻。我夫妻年龄同年同月,妻比我大2天。我家和刘家,自从我的先伯父以来,均以年龄相仿互称兄弟。所以我能以同龄婚娶刘氏妻子。早在我妻初生未满月时,她家人来做客,我父亲和他们相约订娃娃亲。未成。嘉靖庚寅年,我17岁,应科举考试,获得童生第一名,补入县学生。才向刘氏下聘礼。辛卯年,我参加南京乡试,未能中举。甲午年再考,仍未录取。第二年乙未年正月初六,我才迎娶刘氏妻。刘氏资财甲于晋陵。我妻生于殷实之家,成年后嫁与我。我则家贫。岳父久无子嗣,年届不惑,才诞下我妻。父母爱如宝玉。妻嫁到我家,安于贫寒。新婚后一天,我就参加岁试,列同学中第一名。我父及兄弟,无不因之欢欣。我妻却不以为然,劝我不应止步于此。不久,我再试省城,不中。妻了解我,知我有才,不会放弃。她亲手纺织,以资助我求学。丙申年,我在外求学。妻先前由娘家带来作为嫁资的衣物、器物,已遭窃。我家原有负债。妻悉数取出嫁资之剩余部分,代为偿还负债,以助我实现求学志向。我曾对妻讲说古代烈女善行,妻常低头倾听,孜孜不倦。众姑嫂妯娌,平时亲属私宴往来,妻绝不参与。即使卧室之外,也不迈步,也不交语。其他的忧愁与喜悦,爱好与嫌恶,常常以我为尺度。和我生活9年,对我从来轻言细语。我有事不及用餐,妻也陪我暂不用餐。冬暮,我求学未归,妻不生炉火,忍着寒冷,等我归来。庚子年,我在外求学。岳父的舅子、县学生大濩(hù)重病危急。妻携二女一子,前往探望。不幸二女一子染疾夭亡。妻悲痛欲绝,几番晕厥,几番醒转。自此抱病在家。辛丑年,产下儿子姜士麐(lín),因病难产。第二年壬寅年,我父亡故。我整整一个月,不解衣,减睡眠与饮食。我低泣,妻亦低泣;我号哭,妻亦号哭。这年冬天,妻忽然央求我,借船探望她父亲。到了她娘家,我才知是岳父生日祝酒。第二年癸卯年,我学于荆溪。临行,约清明节应祭谒祖先墓。于是归相见。前有二女一子夭亡,我触目惊心;父之亡故,我心惊肉颤。至此再度心惊肉颤。又噩梦连连。遂亟盼驰归。妻三月初六产子姜士廌(zhì)。其时已瘦骨嶙峋,形容枯槁。我于是立即请医。大夫到,看看不能诊治。我又请别医。岳父等我写信到来,妻已浑身流汗,舌头僵硬,不能言语。这一天是嘉靖癸卯年三月十六日,距出生年正德甲戌年八月初七,妻享年仅30岁。2个女儿都夭折了,长子闰孙,也夭殇。士麐、士廌都还年幼。唉!我而立之年丧妻,妻年30而与我永别!儿子最大的,3岁,最小的,生下才10天,就没了母亲。这是世事人情中最大的悲哀啊。况且我父亲尚在殡丧期间,而妻子又被剪除,弃我而去,使我连遭2丧!昭昭日月。嘉靖甲辰年三月初四,葬妻于塘甸沟(按:万历21年,姜宝去世。次年,姜氏夫妇合葬丹徒张偃湖之中背墩)。(丹徒张偃湖之中背墩,年1月摄)我曾与妻相约白头偕老。孰料她先入土。我为之作墓志铭,曰:呜呼!吾妻哭子而病,生子而病危。夫妻九年在一起,百年远未达。活着不能同老,死后当同葬。呜呼我妻!嘉山灶马神适应人群~~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刺、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脚跟痛、坐骨神经痛、类风湿和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脚踝痛、膝盖痛、半月板损伤、脊柱炎、跌打损伤、痛经、乳腺瘤、脂肪瘤、骨肉瘤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