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串席卷昆明小学生朋友圈娃娃告诉记

时间:2023/11/14 10:08:09 来源:无花果

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将珠子串成手串后,把它折成“8”字形,再对折在一起,用大拇指握住手串的一端向下推,摩擦这些紧挨在一起的珠子,它们转动就会发出“咔吱咔吱”的声音。盘手串、盘珠子这些印象中曾是许多中老年人热衷的业余爱好,最近却在中小学生之间开始流行。当人们还在研究年轻人为何爱上“盘串”时,作为文玩界“新势力”的年轻人们却很快遭逢更年轻的对手。曾经的中老年“爱好”为何成为小孩子的“心头好”?昆明小学生盘手串吗?为此,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象:小学生人手一串已成“标配”

据了解,大家口中的盘手串是指通过长时间把玩手串,使其包浆,让手串的外观看起来更具光泽度的过程。盘手串种类十分丰富,小到三五元的塑料、玻璃手串,大到价值成千上万元的文玩手串。盘串在10后的学生当中似乎就像80、90后童年时的跳皮筋编手绳、00后童年时的转笔转悠悠球一样流行。

记者走访了昆明多所小学,发现盘手串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几乎成为课间娱乐的主要项目,“人手一串”仿佛成为小学生的“标配”,其热度可不亚于咕卡和搜集奥特曼卡。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生盘的手串和成年人玩的不同。比起颜色单一的菩提手串,小学生更喜欢色彩艳丽的手串,而这些往往都是由塑料制成的。

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橙在写作业时,左手盘手串,右手写字,于是被妈妈批评写作业时要认真,可程橙刚放下没多久,就又“闲不住”拿起了手串。

家长们同样有类似的发现,“接孩子的时候,我发现女儿的同班同学都在盘手串,她们还在一起讨论怎样盘手串才能更好看。”朱女士和其他的家长们在校门口讨论起来。

此外,小学生群体中“以串换串”的情况也很常见。三年级的晓宇告诉记者:“我们班的女生平时会把自己盘好的手串和同学换。”

走访:线上、线下均销售火爆

小学生盘的手串都是在哪里买的?记者走访昆明市多所小学周边的商铺发现,文具店紧跟“潮流”,上架了各式各样的手串,材质主要为石质、塑料等,价格从3元到20元不等。手串颜色丰富,珠子大小不一,都是适合小学生手掌大小的尺寸。

“手串卖得还不错,小学生买的很多,每天都在补货,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一次性买五六个。”昆明市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周边的文具店老板说,“目前,塑料珠子卖得比较好,有的小朋友会买两串相同的和闺蜜一起戴,也有孩子为了好看,一次性购买多种不同样式的手串。”

“班上的女生对粉水晶手串情有独钟,于是她妈妈就从网上给她买了一串,我们都很羡慕。”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小桐说。

记者随后通过购物平台搜索“学生盘手串”字样发现,不仅搜到的产品数量惊人,搜索结果还会根据性别区分进行推荐。价格也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除了有塑料、石质手串外,还有木质文玩手串。由于孩子们对手串的要求不高,销量最好的往往是五颜六色仿菩提、仿玉质手串,价格则以几元、十几元居多。

学生:“手串一盘消百愁,会上瘾”

“怎样让盘串的声音听起来更治愈”“怎么盘才能让手串更顺滑”成为了小朋友日常讨论的话题。

放学时分,记者来到昆明市五华区先锋小学门口看到,很多小学生手上戴着手串,上二年级的小陈就是其中一员。在她手中,珠子相互摩擦碰撞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她笑着对记者说:“你看,我盘手串非常的‘丝滑’。”说完,她掏出书包里的四串手串戴在手上。记者随后采访了多名小学生问她们为什么喜欢盘串,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锻炼动手能力,有的说爱听声音,而其中最多的,则是解压。

“我们班有的同学还买了好几种不同的手串,自己拆开、组合,串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你看我这个手串就是‘多彩手串’,我买了四个手串,不同的颜色串起来更漂亮。”说完,小陈给记者展示了她的“杰作”,这个手串由六种不同颜色的珠子组成,在小陈眼里自己的手串就要独一无二。

“盘手串还要有技巧,我们班同学还会比谁盘得亮。”欣欣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如何“盘手串”,只见她将串好的珠子交叠起来,用手互相摩擦。当谈到为何会“盘手串”时,欣欣告诉记者:“盘手串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特别解压,写作业、看书或者思考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盘几下。”

刚满12岁的小浔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已经有六年的盘串经历了,被问到盘串的起因时她说:“一开始是因为我小的时候爸妈喜欢盘串,所以给我也买了一些小手串。”作为入圈六年的资深“老玩家”,她盘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刚开始盘的是水晶、狼牙、玉之类的,前段时间开始盘菩提手串,现在开始盘核桃了。”小浔说自己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开始盘串,不过大部分盘的都是塑料材质的。对于身边同学盘串的行为,小浔认为“多数都是跟风,不过大家一起玩也挺好的。”

同样12岁的小白虽然盘手串才两年,但是技术却十分娴熟。小白同学表示自己一开始盘串就是因为喜欢:“现在盘串都是因为解压和热爱,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经过自己的感染开始盘串了。”被问到父母和老师对于自己盘串的态度时,小白表示:“父母和老师都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所以小白虽然有很多的手串,但都是通过自己攒零花钱和压岁钱买的。小白和朋友们对于手串的种类也都比较了解,他们不仅会盘一般的菩提手串,也会盘一些猴头、紫金鼠和星月菩提以及核桃手串。

采访中,不少小学生告诉记者,班里几乎人手一条手串,但都是在课间操的时候拿出来玩。“只要有一个人‘带节奏’,整个教室都是噼里啪啦的声音,老师不允许在上课的时候玩,所以我们就在休息时盘手串。”小白说。

高一学生Peri告诉记者,自己也是从初三开始盘串的:“一开始盘串是因为快要中考了,感觉心里不踏实,无聊的时候总是想找点事情做,但是又不太想看手机,所以就开始盘串了。上了高中后开始住宿,除了住宿生活很无聊,另一方面我也觉得盘珠子声音挺好听,很解压,所以就继续盘串了。”Peri说自己身边盘串的同学也挺多,对于现在盘串的盛行她认为:“有部分同学和我一样是因为无聊,也是图个心安,还有部分同学可能是跟风。”Peri的父母和老师对于盘串的行为并未过多干预,不过手串也都是她自己攒钱买的。

家长:不影响学习就行

“我家孩子每天写作业的时候就喜欢盘手串,但只要她可以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我们都不会管。”五华区普吉小学学生小欣的妈妈认为:“孩子盘手串相当于我们小时候喜欢转笔,那时候家长就是管着我们,不让写作业的时候转笔,但是只有过来人明白转笔可以解压,现在的孩子盘手串可能也是为了解压。”

文林小学学生小莉的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不影响学习就不干涉,但是还是担心孩子玩物丧志、引发攀比风。“看孩子盘的塑料串,干脆带她去买了真的菩提串。怕塑料的对孩子身体不好。”小莉的父亲说。

文文今年要小升初了,可是每天盘手串,文文的妈妈担心影响孩子升学考试,便承诺文文要是模考成绩不错,就将手串还给她,并奖励她一个喜欢的手串。“上课盘,下课盘,写作业时盘一盘!已经没收了好几个手串了,学校的老师也提醒我们要适当管管,有的孩子上课也在盘手串,这怎么行啊。”文文的妈妈说。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手脑齐用会分散精力。

记者还发现不少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盘手串攻略,不同材质盘手串的方式也不同,用手套、牙刷、钢刷等,其中最简单便捷的还是用手盘。不同的方式盘出来的手串会呈现不同的光泽感。在社交平台上,家长也纷纷分享了自己孩子盘串的经历:“我女儿说盘串可以修心。”“孩子说,她们班里一下课满屋子都是咔咔盘串的声音。”

“年轻人和小孩都是为打发时间缓解压力。我不认为盘串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爱好,只要喜欢,八岁八十岁都可以盘。”一位盘串多年的家长表示。

专家:确能稳定情绪,但警惕盘出这种病

“昨天我在辅导作业时,收了学生3个手串,我的学生上课要盘一盘,理由是‘静心’,下课后要盘一盘,因为要‘放松’。但我要求他们上课、写作业的时候不能盘串,下课我都不怎么管。”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

针对小学生喜欢“盘串”的行为,记者采访了昆明一所小学的心理老师,她表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喜好有着不稳定性和可变性,家长和老师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表现,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盘手串应该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爱好,而不该过度沉迷。如果学生过度沉迷于盘手串,可能会影响学业。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适当监督孩子们的盘手串制作活动,并确保孩子们能够平衡盘手串制作和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

记者搜索网上相关资料发现长期盘手串有患腱鞘炎的风险,对此记者采访了昆明市某小学的校医,他告诉记者:“这就是所谓的‘小盘怡情,大盘伤身’。”针对日益盛行的学生“盘串之风”,医生提醒:盘串确实具有稳定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但长时间、高强度盘串易引发腱鞘炎。

网友评论:这和我们小时候的转笔有啥区别

落墨:盘手串总比玩手机好,从另一面说明能戒手机依赖症。

人间小南瓜:这和我们小时候的转笔有啥区别

一块紫色爆米花-:咕卡不流行了吗??

都是种花人:解压新形势

自定义:正常,沟通交流总要有个载体

率嘣:能玩一个月就不错,学生的玩具一个月一换,一个月后整个学校集体换玩具,就跟商量好似的,好奇是怎么做到的“全国统一”?

记者手记:会上头,盘手串不容易,还挺难

看着小学生都在花式盘手串,这也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于是在学校门口,记者也尝试了孩子们流行的“盘串”以及与他们比拼“盘手串”。

望着手串在孩子们手中丝滑的转动,不仅在孩子们的右手灵活转动,还能在左手娴熟的盘串。记者试了试,发现自己手中的串儿却七扭八扭的,一时间觉得自己的手“好笨”。学了十分钟后,记者发现其实盘手串并不容易,还考验手脑的协调性,但是越不会盘,就越想学会,手串在手里转半天,还挺上头的。

采访结束临走时,小学生对记者说:“姐姐,盘串说白了就是解压和修心,举杯消愁愁更愁,指尖一绕解千愁,不信你回家试试!”

千禧一代(是指出生于20世纪且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的一代人)的孩子们,也沉浸于自己的流行风尚里,每一次新旧风潮的交替,都可能会搅动他们的“朋友圈”,孩子们的沟通也需要一个载体,而不断变化的载体,就成为了孩子们的“社交神器”。

记者在采访中,也好奇各地的孩子到底是怎么做到打破地域壁垒,让流行风尚如此统一?难道说,“咕卡、火漆印章、手帐、奥特曼卡”这四个解压项目已经过气了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消遣方式,以前有转笔、编手链、折星星,现在有粘粘球、盘手串、咕卡,这些都是一种孩子们之间的社交语言。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马艺宁实习生李佳怿摄影报道

一审熊波

责任编辑何丹

责任校对猫恩泊

主编何晓宇

终审编委陈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gdm.com/jqyby/2273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