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森工最美奋斗者白衣战士医

时间:2025/5/6 11:06:51 来源:无花果

<

壮丽70年·森工最美奋斗者

白衣战士医者初心

——记“森工最美奋斗者”鹤医院院长苑荣民

从鹤立林区医疗战线的一名新兵到“森工林区先进医护工作者”,今年9月29日下午,更是站上领奖台,接受“森工最美奋斗者”殊荣。如今已经担任院长的苑荣民是鹤医院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51岁的他还像从前一样,被这里的百姓亲切地称为“小苑大夫”,与称呼一样未曾改变的,是他从医三十年来始终心系患者的医者初心。

医院找苑荣民,用不着打听,被围得最严实的那个房间就是他的办公室。因为医术远近闻名,不仅林区当地百姓信得过,周边地市慕名而来的患者也有不少,许多人宁可多等上个把小时,也执意要排苑大夫的诊。除了给前来就医的患者看病情、下诊断,苑荣民每天还要完成4、5台手术。即便是这样马不停蹄、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工作,只要穿上白服,来到岗位,他就始终提着一颗闲不住的心,总有那使不完的“精神头儿”。

单单这股子敬业劲儿就让职工群众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而最让同行钦佩、让患者依赖的还得说他的成名绝技——“小针刀”——经他研发的《针刀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拇指狭窄性腱鞘炎》项目更是曾荣获“黑龙江省创新优秀成果奖”。凭借这一手出神入化的技术,他曾帮助过许许多多的患者远离了病痛的折磨。

年,有一位从双鸭山市赶来的病人,因一侧肩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医院就诊,被告知需住院手术治疗,将患侧肩关节切开松解粘连,住院要先交押金4万元。该患者经朋友介绍找到了苑大夫,在一番详细检查过后,两次针刀微创治疗使患者病情得以痊愈,治疗费不到1千元;家住济南、80多岁的邹立夫老人更是大老远儿地赶来求医。在苑大夫的精心治疗下,困扰她多年的腰腿顽疾最终得以根治。

抽屉里保存着厚厚的一沓感谢信,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鲜艳锦旗,从最开始的学识平平到大家心目中的林区“神医”,这是他数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的结果。自打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开始,苑荣民除了临床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还先后到省内、医院进修学习。每次赴外地学习,他都格外珍惜,尽可能地多问、多学、多交流。

走进他的办公室,你会发现办公室桌子上和书橱中满是书籍,如果你看得再仔细些,会发现几乎每一本书上都有他翻阅的痕迹,有的篇幅中有他作下记号的折痕、有的章页里有他写下的笔记。

不单单是医学方面,上学时的理科强项苑荣民也始终没有落下。他利用自己的无线电技术专长,为医院义务维修医用电脑和彩超、心电、CT机等医疗设备。医院的院长和手术台前的主力,他白天事务繁多,这些“副业”只能等到下班后再来操持。本来日常工作结束就没个准点,再加上修修补补,往往一干就到了后半夜,榨菜和泡面则是苑荣民抽屉里常备的夜宵。

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废寝忘食、勤医院的一项光荣传统,更是全院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的一种工作常态。困难面前,大家一起想办法;设备到了,大伙儿一块儿抬上楼。看似不起眼的修修补补、搬搬扛扛,每年都为全院节约下来几十万的维修和人工费用,更为林区百姓的顺利就医和患者的正常治疗提供了及时保障。

年中秋节前夕,急救车将一名昏倒在路旁的医院,脑部CT结果显示该患者脑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苑荣民果断地做出决定。立即组织医生竭尽全力抢救,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没有亲人照顾,苑荣民与其他大夫、护士一起轮班,像照顾家人一样喂饭、洗澡、护理。老人的身体日渐康复,家属也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了。

同年,一名叫张群的患者因硬膜下血肿入院。但家庭离异、女儿又是中学在读,根本承担不起10余万元的高额治疗费用。后经院方研究,决定减免并先行垫付一部分费用。放下了心理负担又经过精心治疗的张群最终康复出院。诸如此类的事儿还有很多,看似不多的费用减免却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庭解了燃眉之急,让患者看到了康复的希望。

“一副铁骨铮铮,他用行动捍卫了白衣战士的尊严,两袖清风徐徐,他用真情谱写了患者康复的春天。”对于苑荣民来说,这简短的两句话语,折射出一份最为坚定的初心,也正是他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三十年来最为真实的写照。

来源

黑龙江林业报

记者

林麒

原标题:《白衣战士医者初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gdm.com/jqyby/24369.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