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如期而治

时间:2021/1/28 14:01:22 来源:无花果

冷三九,热三伏

中医养生莫忽视

冬病夏治,走起!

咳嗽、哮喘、反复感冒

贴一贴

腹泻、腹痛、消化不良

贴一贴

颈、肩、腰、腿痛

贴一贴

医院特推出三伏贴,中医科根据不同病种精心组方。

何为冬病?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

何为冬病夏治?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通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此时选用辛温的药物,容易通过皮肤深入经络,结合穴位的作用,共同调节人体,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增加人体的免疫功能,所以三伏天就成为人们一年当中补充阳气,扶助正气,防治秋冬疾病的最佳时机。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又称“三伏灸”。

三伏贴时间表

7月16日—7月25日

7月26日—8月4日

8月5日—8月14日

8月15日—8月24日

地点:医院门诊三楼中医科

咨询

中医科科室特色

1.中医体质辨识: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对体质进行判断,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从而为患者提供膳食指导、中医内治及外治调理。

2.中药内服:采用中药丸、散、膏、汤剂等不同剂型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中医科治疗内、外、妇、儿等临床常见疾病疗效显著。

3.膏方:膏方具有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科于每年冬季开展膏方疗法,技术成熟,疗效甚佳。

4.中药贴敷:将中药制成膏剂、散剂贴于患处或穴位治疗疾病的方式,中医科现已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生长帖、咳嗽贴、便秘贴、失眠贴、胃痛贴等疗法,疗效显著。

5.中药香囊:佩戴中药香囊可预防疾病(防疫)、驱虫、芳香避秽并能抑菌、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强食欲。中医科每年根据节气、时令的变化选取具有相应功效的药物定时开展香囊疗法。

6.中药熏洗治疗:本法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科运用此法在改善睡眠、缓解疼痛、治疗关节炎、治疗湿疹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7.针刺:该法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中医针灸科治疗头、颈、肩、腰、腿痛等疼痛类疾病疗效显著;对内、外、妇科常见疾病疗效亦佳。

8.艾灸: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防病保健的作用。中医针灸科、骨伤科脐灸、隔姜灸、隔药灸、火龙灸等疗法技术成熟,疗效显著。

9.推拿:推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伤止痛的作用。中医骨伤科运用推拿疗法缓解肌肉疼痛立竿见影,在治疗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疾病、内科疾病方面疗效独特。

10.拔罐:拔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针灸科、骨伤科运用拔罐疗法治疗疼痛类疾病、骨关节疾病,辅助治疗内、外、妇、儿等临床常见疾病技术成熟,疗效显著。

11.小针刀:通过松解病灶周围的粘连、挛缩,降低周围组织压力,从而缓解神经、血管的压迫。中医骨伤科运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腱鞘囊肿、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gdm.com/lctx/1286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