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
1中医认识
腱鞘囊肿,中医学归“筋伤”、“浊痹”范畴。致病因素为人体气血不足,腕背部指趾筋经缺乏济养,筋经干燥易破;指趾常年活动使盘经劳损或跌扑盘经破损。浊湿变生,包块瘀积而成,发生包块胀痛不适,妨碍受累指趾活动及劳作。2西医认识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病因尚不太清楚。慢性损伤使滑膜内滑液增多而形成囊性疝凸出;或结缔组织黏液退行性变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的滑液囊疝和发生在肌腱的腱鞘囊肿统称腱鞘囊肿。
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年,女多于男,起病缓慢;最多见于腕部,其次腕掌、手掌、指掌和足背;多数病例有局部胀痛或不适;可触及一圆形包块,表面光滑,有囊样感或波动感。
3雷火灸治疗
腱鞘囊肿部位
劳宫及受累的指趾冲部位
(1)患者取坐立位及卧位。点燃1支灸药,固定在单头灸具上。对准腱鞘囊肿部位,及受累指趾部行纵向灸,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
(2)用雀啄法,距离皮肤2cm,灸腱鞘囊肿处及受累指冲,每雀啄7次为1壮,每壮之间用手压一下,每处各雀啄7壮。这时再用拇指重压腱鞘囊肿或用针刺腱鞘囊肿处。
间隔1天灸1次,指压或针扎1次,一般3-5次均可痊愈。
治则为疏通经络,除湿化浊。灸疗囊肿包块及其周围组织,能温通经脉,软化湿浊瘀积包块;灸疗腧穴能疏通包块,相关组织气血,用指压或针扎配合可以加速湿浊渗出包块外;加之灸温温通气血,浊块逐渐变小,腱鞘囊肿则消散。
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