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虽然病情多不严重,但却给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困难。针刀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虽有确切疗效,但由于个人对该病的认识不同,在操作方法上也是“各显神通”,本着“安全—有效”的针刀治疗原则,笔者参阅有关文献,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并加以评述,期与同道交流。
方法一:
1.操作方法:
“……抽吸维生素B1注射液50mg,曲安奈德20mg,2%利多卡因2ml混合注射液注入鞘内。……针刀体与皮面垂直平行刺入,在腱鞘内进行纵行疏通剥离1次,再横行剥离1次,严重者可将刀身倾斜,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硬结较大者,术者左手拇指固定住硬结,针刀稍提起,在硬结上切1—3mm,……。”
2.方法评述:
(1)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有以下不良反应:增加局部感染的可能、可使注射部皮肤一过性或永久性变白、误入桡动脉浅支引起血管栓塞,致桡侧3个手指末节缺血坏死。
(2)该方法“将刀身倾斜,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骨面上没有腱鞘,如何能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剥离铲起的是桡骨骨膜;硬结为受卡压而形成的肌腱,不宜作切割。
方法二:
1.操作方法:
“……在桡骨茎突部找到最敏感的压痛点,注意避开桡动脉搏动位置,注射2%利多卡因1ml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0.5ml,……刀口线与血管肌腱走向平行,……,直达腱鞘,切割4—6刀,……,然后针刀刺达骨面,将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斜行铲剥2—3下。”
2.方法评述:
(1)同样存在局部注射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2)没有必要使针刀刺达骨面,对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斜行铲剥2—3下。
方法三:
1.操作方法:
“……在桡骨茎突处找到最明显的压痛点或腱鞘肥厚处定点,刀口线与腱鞘纵轴平行,针体垂直皮肤刺入腱鞘,在腱鞘内纵行疏通剥离。狭窄明显者,可将针刀刺至骨面纵切几刀,并横行铲剥,使狭窄的腱鞘从骨面上铲起。”
2.方法评述:
桡骨茎突基底稍上方有肱桡肌附着,其末端有桡侧副韧带附着,并且腕部肌腱的解剖学变异较多,抵止骨面的针刀操作,易伤及这些结构。方法四:
1.操作方法:
“……以桡骨茎突压痛最敏感点为进针点,针刀刀口线与此处肌腱走行方向平行,垂直刺入至骨面,纵横疏剥各2刀,略提针刀离开骨面,使刀尖斜向远端沿肌腱方向由远至近纵行推切2mm,……。”
2.方法评述:同方法三
方法五:
1.操作方法:
“……在桡骨茎突部找到最敏感压痛点,……用小针刀使刀口线与桡动脉平行刺入,直达骨面,先纵行疏剥,然后刀身倾斜将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两条肌腱从骨面上剥离铲起,……最后用强的松龙0.25ml加0.5%普鲁卡因1ml局封。
2.方法评述:同样存在以上弊端
方法六:
1.操作方法:
“……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浅表层腱鞘内,先行切开剥离,再行纵横疏剥。亦可倾斜刀身将腱鞘从骨面上剥离铲起,……。手法操作:让患者将患侧拇指握于四指之内,以握拳姿势做腕过度尺侧屈曲动作,医生可协助用力,反复2—3次。”
2.方法评述:
(1)操作上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2)治疗中使患者做腕强力尺偏的动作。
拇长展肌腱为一扁平肌腱,宽6—7mm,厚1—1.5mm,拇短伸肌腱为一圆形肌腱,直径1.5mm。54.5%—94.5%的患者拇长展肌腱有1—3根迷走肌腱,长度不等。在狭窄腱鞘的过紧约束和挤压下,肌腱相应变细,被挤压变细的肌腱两端可膨大,使肌腱出现葫芦状改变,甚至可发生肌腱纤维的磨损。这些肌腱被切割数刀后,其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必然受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再强力地尺偏牵拉这些肌腱,则更易使其发生断裂。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应用解剖
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8天,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肩周炎。腱鞘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等50余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针刀诊疗技术,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针刀具体操作及术后手法、药物配合治疗等。
联系人:林峰(吉林白癜风医院石家庄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