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双叒叕要来了!
每年总会很多人拥有
双十一剁手打下的江山!
然而十月怀胎,
一朝“剁手”,
却是现代麻麻的常态。
这里说的“剁手”不仅
指疯狂购买母婴用品,
对于“妈妈手”患者来说
就像字面表达的,
分钟都想把疼痛肿胀的手给剁掉。
那怎样解决“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
抱娃难题呢?
首先要从“妈妈手”的成因看起。
“妈妈手”是?
它是腿鞘炎的一种,又称为狭窄性腱鞘炎。
是一种常见的腱鞘疾病,发生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发生在拇指或手指的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
手部腱鞘炎以前是经常劳作的妈妈们易患的一种病,因发病人群特殊,因此被称为“妈妈手”。
“妈妈手”成因?
在产后,麻麻经常抱孩子,拇指发力过多,肌腱劳损也会导致腱鞘发炎而疼痛,就是“妈妈手”的罪魁祸首。
并非所有抱孩子的麻麻都会患上腱鞘炎,“妈妈手”主要是由于过度劳损及长期姿势不良造成的。
比如说麻麻在抱娃的时候拇指过于内扣,挤乳时长期维持拇指过度伸展的姿势,已经存在劳损却又不好好休息,都会导致或加剧“妈妈手”的症状。
自测“妈妈手”?
手部放松伸直,跟着图做以下3个动作。
如果做这几个动作会引起剧痛,可以初步判定为“妈妈手”,这个时候,麻麻就要注意休息和抱娃的姿势了~
轻松的抱娃姿势:
粑粑麻麻先简单回答这两个小问题:
A1.抱宝宝竖抱好,还是横抱好?A2、长时间抱宝宝时,放在下面的手和手臂如何放更不容易累(同时也保护手腕)?
不用思考很久,新手麻麻们摆出你自己的本能手势对照以下标准答案——
“婴儿的脖颈发育不完善,且头重,竖抱容易对脊椎造成损伤,所以要横抱;
而横抱时,为保护手腕且不容易觉得累,手指和手腕应尽量保持在水平位置,且手臂可以帮手部分摊婴儿的体重。
如下图:
上图中,娃娃头部靠在抱的人手臂,抱的人腕屈曲固定,经常重复这一动作,就易形成腱鞘炎,而新手麻麻往往觉得这样抱最稳妥,其实是个误区。
上图中,让婴儿头枕在抱的人的肘部,相对稳定,抱娃的人手部用力少,力量由躯干,肩部,肘部,手腕部共同提供。
这样做缓解“妈妈手”
1.让肌肉休息,减少长时间用手托宝宝的频率。
2.冰敷10-20分钟,预防发炎加剧,剧痛缓解后可局部热敷。
3.使用弹性绷带缠绕患处加压。
4.抬高,高度要高于心脏。
有一点要提醒麻麻们哦,不要以为这是新手麻麻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