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由六组伸肌腱组成,而今天要介绍的是第一组,拇长展肌腱(APL)和拇短伸肌腱(EPB)。其中APL起于尺骨和桡骨后中1/3,止于第一掌骨底背侧,主要功能是外展第一腕掌关节,EPB起于桡骨后面远端1/3,止于第一近节指骨底背侧,主要功能是在腕掌关节和掌指关节处伸展拇指(图1)。
图1拇长展肌腱(APL)和拇短伸肌腱(EPB)解剖示意图。
两者共同构成解剖学鼻烟窝的桡侧壁(图2)。
图2鼻烟窝解剖图,显示APL和EPB位置关系
超声横断面扫查可显示两条肌腱并行排列,呈椭圆形低回声(图3)。
图3正常超声图像(右手,体标显示探头放置位置,APL:拇长展肌腱,EPB:拇短伸肌腱,RA:桡动脉,RADIUS:桡骨,Ulna:尺骨)。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DeQuervaindisease)多见于女性,尤其哺乳期妇女。临床表现主要为桡骨茎突部隆起、疼痛,腕和拇指活动时疼痛加重,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图4)。病因是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摩擦,导致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腱鞘增厚,肌腱变粗,局部出现积液,使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图5-8)。
图4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
图5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显示腱鞘增厚,回声减低,局部肌腱略增厚,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右下图显示病变处局部隆起。
图6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显示腱鞘增厚、积液。
部分人可出现解剖变异,在两肌腱间被一垂直隔分成两个空间,前间隔包含拇长展肌腱,后间隔包含拇短伸肌腱,病变可发生在其中一个间隔,成为部分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图7部分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拇长展肌腱鞘增厚,回声减低,而拇短伸肌腱鞘正常。
图8部分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图释同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