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发生特大洪水灾害,14.57万人因此受灾。洪灾过后,留下了一片狼藉。当地随即征集志愿者,开展抢险救灾的后续工作。就在此期间,一个小男子汉参加当地救灾的照片走红网络。
很多看过照片的网友都发表了评论:
有人认为,这样的小男子汉真了不起,将来一定有出息!
有人认为,这样的志愿者假期可比烧钱的夏令营有意义多了!
有的妈妈设身处地很是心疼:这要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会哭的。
还有人表示了质疑:这么小的孩子在面对灾难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帮忙量力而行别添乱就行啦!
有记者采访了照片中的男孩儿和他的母亲,男孩说:“看到大人们都在救灾,我想我都六年级毕业了,不是小孩子了。虽然不是在救灾第一线,但是希望可以当‘后援队’。”网友听了直呼:“好孩子,这句话真带劲儿!”
作为老师和家长,您认为这个年纪的孩子适合参加参加抗洪救灾吗?作为家长,您舍得放手让孩子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吗?
照片中,一个戴着眼镜、留着寸头的小男孩,背靠在由矿泉水堆起的“山”旁,嘴巴半张,在太阳下蜷着腿熟睡。小男孩的身上用别针别着一块红布,上面印着“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当地网友称,这是绥德抗洪救灾中的“最小志愿者”。照片曝光后,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8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照片中的小男孩名叫胡智博,今年12岁,刚刚从绥德县江德小学毕业,即将升入初中。问及热传的照片,胡智博的妈妈称,“虽然智博的照片在网上‘火了’,但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不要分心。”
8月3日,胡智博的妈妈梅亚丽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张照片是8月1日被当地人拍到的,“不知道是谁拍的,当时我在别处参与救灾,他在远竹中学附近,刚卸完70袋面,应该是太累了,打了瞌睡。”
自8月1日以来,胡智博的这张照片在网上走热,不少网友点赞“最小志愿者”,评论说“小小年纪有担当”,但也有网友担心男孩的身体吃不消,疑问为什么“让这么小的孩子做这么累的工作”。
对此,梅亚丽说,参与救灾是儿子主动提议的。放暑假之后,他自己要求去救灾的,从7月28日一直到今天,没断过,通常一天要“工作”将近10小时。“我去做志愿者还是智博动员的,他比我强。洪灾之后,他说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现在主要是帮忙搬米、面、矿泉水,也会在重灾区帮居民铲泥。”照片传到网上,胡智博看到大家在夸他,“挺开心的,但是孩子有点害羞,看到自己的照片有点不好意思。”
梅亚丽说,她和胡智博的父亲都已下岗,家里的收入,现在全靠孩子爸爸在外面打工,而她主要在家照顾胡智博。“儿子平时在家也会帮我做家务,他知道我有腱鞘炎,基本上揽了家里扫地的活,也会帮他二爷扫院子,很懂事。”
但参与救灾,梅亚丽一开始也会担忧,“怕他累,很心疼。”她回忆称,连着一个多星期,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回来之后睡得可香了,躺床上的时候是什么样子,醒来还保持那个样子,都没翻身。”
虽然皮肤晒黑了,累得背心汗湿了,但胡智博从不跟妈妈抱怨。“在救灾现场,智博每天都会一直来装货卸货,一直在干活,其他人让他休息一会儿他也不去,拧得很。”
梅亚丽说,读小学时,智博一直是班干部,今年小学毕业,9月份就要上初中了。虽然网上都在热传儿子的照片,但她希望,孩子不要分心,“能健健康康的,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好。”
对话最小志愿者:救灾虽然累,但是很值得
北青报记者对话“最小志愿者”,询问他在救灾现场的感受,以及看到自己的照片“走红”网络的感想。
12岁的胡智博说,自己不是小孩子了,能参与救灾,感到很开心,看到大家肯定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为什么想到去当志愿者?
胡智博:看到大人们都在救灾,我想我都六年级毕业了,不是小孩子了。虽然不是在救灾第一线,但是希望可以当“后援队”。
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救援?
胡智博:从7月28号到现在,没断过。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就到了。晚上回家的时间不固定,一般6点多能回家。
觉得累吗,大人的活干得来吗?
胡智博:我主要往车上上水、送方便面、卸货。最多的一天背了70多袋面、大概箱矿泉水和箱方便面。累是有点累,反正一回家就想睡觉。
你睡在矿泉水“山”旁的那个照片,引起很多人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白癜风是否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