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应该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比如纠正不良的坐姿、站姿等,不良的坐姿,会导致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不均衡,加快椎间盘的退变速度,导致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患上腰突是有原因的,下面曲度腰椎的小编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哪些人易发腰椎间盘突出?
1、年龄分析:
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几乎可发生于所有人群,但从临床病例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来看,在30-50岁的中青年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二十多岁的年轻患者似有增多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
2、职业分析:
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的职业特点及生活习惯即可发现,病人中的腰部由于外伤、长期劳累、劳损、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或病人终日坐着工作的,如:汽车司机,行政文员,财会人员及电脑操作员,教师,警察、职业经理人等,或者缺少肌肉锻炼者。所占的比重颇高。
3、性别分析: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良生活和工作习惯使腰椎长期负担过度,可能是腰椎间突出主要的诱因之一。男性比女性要多一些,约占发病人数的75%左右,体胖者多过于瘦弱的人,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工作或生活易导致腰椎间盘病变。
4、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外伤、风湿寒邪的侵袭、长期劳累、用力不协调、姿势不当等原因导致的椎间盘组织退变、损伤、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等,压迫神经,造成周围组织水肿、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从而出现腿部麻木、疼痛、无力、发凉、抽筋等症状。很多患者没有伴随腰腿疼痛症状,认为是受凉或劳累,自行处理,不予治疗,延误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一般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急性期铁和恢复期,科学的锻炼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科学的锻炼会适得其反,使病情更加严重。在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保持正确的姿势,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和稳定病情。在恢复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有利于病情的康复,并防止腰腿痛症状的复发。曲度腰椎健康中心的老师为大家说明在腰突的各个时期需要注意的情况。
一、急性期
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较硬的床垫,仰卧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上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殿,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下肢再移下,手扶床头站起。
3、坐位坐位腰部挺直,椅子要有较硬的靠背。椅子腿高度与病人膝到足的高度相等,坐位时,膝部略高于髋部,若椅面太高,可在足下垫一踏板。
4、起座从座位上站起的,一侧下肢从椅子侧面移向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二、恢复期
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背部肌力增强,一可增加腰椎活动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稳定性。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腿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发慢慢下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第八届“三全循法针刀”及“专利针镰刀”微创实用技术研修班
时间:年4月28---5月2日(28日上午报到)
主办单位:
北京全贵微创医学技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