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week筛选了1月29-2月4日期间的科研、热点、新闻,重新拾起碎片化阅读环境下你可能错过的大事件~
科研新进展
PLOSBiology:人体细胞内部温度可达50°C
众所周知,正常人体温大概在37°C左右,即使是发烧病人的体温也很难超过42°C。然而,近日最新发表在《PLOSBiology》杂志上的研究提出了惊人的证据:我们细胞内的线粒体可以在超过体温10度°C运行,也就是说,人体细胞内部温度可达50°C。
“饿死”癌细胞为何总失败?Science子刊已破解谜题
日前,一篇NatureMedicine论文首次证实,一种新型化合物能够切断肿瘤氨基酸代谢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而本月发表在Science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则首次揭示了为什么癌细胞不容易被“饿死”,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疗法。
合肥研究院揭示氧化石墨烯调控染色质空间构象-cox2基因的作用机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李君课题组运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探究并阐明了氧化石墨烯(GO)对染色质空间构象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纳米毒理学领域期刊anotoxicology。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中国碳卫星获得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
大气所反演算法获取的首幅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全球分布图,(上图)年4月,(下图)年7月。色标表示大气二氧化碳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地球观测组织(GEO)年度大会,展示了中国碳卫星观测的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预示着中国碳卫星将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该成果受到与会的美国航天局(NASA)、日本航天局(JAXA)和欧洲空间局(ESA)等国外研究机构代表的高度北京治疗白癜风好方法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