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0102/4753121.html
对于说骨科医生来说,封闭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但是许多患者听说要打“封闭针”,连连摆手拒绝。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患者有以下几种顾虑:1、忘文生义,认为“封闭封闭”,打了封闭针,就把患病的地方封住了,以后药也用不进了;2、打封闭针对身体有害,担心对身体有副作用;3、治标不治本,封闭针”只能暂时减轻疾病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4、担心产生依赖性,以后要一直打下去,否则,疾病死灰复燃还不会好。凡此种种,那么,打“封闭针”安不安全,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封闭”。所谓“封闭”,是局部封闭的简称,通常就是将按一定比例、浓度和数量的倍他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和罗哌卡因等局麻药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局部,产生消炎止痛、治愈疾病的目的。其中激素起到了主要作用。激素,是由正常人体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有特定生理效应的活性物质。其中倍他米松等激素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正是利用了激素的抗炎作用,具有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软化瘢痕等作用。一支复方倍他米松,在局部缓慢释放并作用于病变局部长达2-4周,在人体不会蓄积,对全身激素反应很低,是目前最好的局部封闭药物。而罗哌卡因不但具是长效神经阻滞作用,还是心血管系统影响小、最安全的局麻药。两者合用,具有促使局部病灶消退、疼痛缓解甚至消失,治疗疾病的的疗效。
由上所知,我们平常用的封闭用的药物是作用于局部的,不会对全身产生明显影响,也没有成瘾性,人体对药物不会产生依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药物也没有对病灶产生任何的隔离作用,所以也不存在以后影响其他治疗手段的说法。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下什么样的疾病适合打“封闭”针。一般来说,肱二头肌长头炎、肩周炎、网球肘、肱骨内上髁炎、鼠标手、手指狭窄性腱鞘炎、腰肌劳损、腰椎棘上韧带损伤、棘间韧带损伤以及各种滑囊炎等疾病因疼痛位置局限、压痛点比较明确,比较适合打“封闭”针。有些压痛点不明确、疼痛范围比较广的疾病就不适合打。由于封闭治疗的疾病都存在局部无菌性炎症,经过封闭治疗后局部有炎症得到控制,甚至消失而痊愈,对于这类病人就是治愈了。所以,治标不治本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封闭治疗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打呢?这倒也不是,有些疾病就不适合“封闭”疗法。比如:局部有感染灶、严重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病、重度骨质疏松症、未控制的精神疾病、激素型股骨头坏死、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活动性结核病、孕妇、新鲜骨折愈合期、角膜溃疡、有相关药物过敏史等。另外,在同一部位反复频繁注射,也会造成局部骨质疏松、肌腱变脆而发生自发性肌腱断裂等并发症。骨科医生在应用封闭疗法时,一般都会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封闭治疗的次数,而且每次间隔7-10天,一般连续封闭不超过4次,关节部位打一年不超过3次。如果继续使用此疗法,间隔时间需加长,所用的剂量也要减少。
另外,与其他治疗方法一样,“封闭”疗法也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因为使用本方法治疗的疾病,本身多由于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后未得到有效恢复造成的。故“封闭”治疗后,要有足够时间的休息,还要结合一些康复功能锻炼或内服外用药物,让身体尽可能恢复得好一些,复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当然,对那些治疗效果欠佳或多次复发的患者,要考虑改用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医疗机构或个别医生,在封闭针里加用外观为红色的维生素B族注射液或当归等中药注射液,改变药物的外观和性状,来隐瞒封闭针的本质,扩大指征,诱使病人反复使用,使病人产生不应有的副作用和损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马一平主任医师,医院(医院)足踝儿骨病区主任,大学毕业在骨科专业工作二十多年,医院儿童骨科、医院骨科、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主要开展儿童骨科、足踝外科、创伤骨科,擅长儿童创伤骨科及先天性骨关节畸形的矫形、足踝损伤及疾病的微创治疗、严重四肢及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多项技术为舟山市首创,致力于微创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多次取得市级荣誉称号,目前担任浙江省骨伤科学会儿童学组委员及舟山市骨伤科学会委员。
专家门诊:每周一、六上午门诊楼二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