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络点穴为何能防疫祛病

时间:2022/6/16 12:35:12 来源:无花果

大经络点穴法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同时结合大量调理实践,提炼出了一套治病、防病、养生于一体的中医辨证、实用体系架构。

大经络点穴为何能防疫祛病?

经络是体内气血的运输通道,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

经络通畅,周身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运行,从而供给脏腑充足的营养物质,以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人之所以会生病,多因相关经络阻塞所致。

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黄帝内经》

大经络点穴以经络作为人体经纬,以穴位作为生命密码,通过穴位配伍,达到健康调理、养生延寿、身心和谐的生命目标。

大经络点穴的手法特色

这是一门实用施治术,简单易学,一人学习、全家受益。

◆以指为针

只需用手指去按压,无需针、灸、石、药等工具,便可实施养生调理,免除了大家对于工具的障碍。

◆简易配穴

以《黄帝内经》为基,以五腧穴为魂,活用五行生克。简便操作也能够有明显效果。

◆效如桴鼓

大经络点穴实施快,一般在几分钟之内就会有改善,甚至点按2~3次,就可以得到调治。

对于中医小白,不需要医学基础就能学会并且实际操作,可以畅达气机、疏理中焦、脾升胃降,达针药所不及之处。

防疫点穴手册下面介绍的这6套点穴功,分别适用于预防,以及缓解咳嗽、咽喉不适、颈部不适、便秘、腹胀、腹痛、腹泻等问题。

我们对辨证做了适当的简化,以方便实操。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功法,来帮助防疫祛病,缓解不适症状。

一、无症预防

此套点穴法适合居家预防的大部分人群,如果你没有不适的症状,却感到非常焦虑、害怕、担心,可以用此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

接下来,请按照下面4步的顺序依此操作:

01

鱼际穴+太溪穴

第一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鱼际穴和太溪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手掌,拇指下方大鱼际边缘(赤白肉际处),按压有酸胀处即为此穴。

脚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的中点,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下同)

02

大陵穴+神门穴

第二步:两手用较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大陵穴和神门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握拳用力屈腕,掌根中点,可摸到两条粗筋,两筋之间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手掌小鱼际下方,在腕部可摸到一突起圆骨,在该圆骨正下方、腕横纹上有一筋,筋与小腕骨中间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03

太白穴+陷谷穴

第三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太白穴和陷谷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脚内侧,在大拇趾大关节下方,脚骨边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在脚背上,从第2、3脚趾缝,向后推动,可摸到一小缝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04

太渊穴+经渠穴

第四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太渊穴和经渠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手腕上,找到外腕骨,向内推动找到动脉搏动,再向上推动,至掌根凹陷处即为此穴。此穴正对经渠穴上方。

在手腕上,找到外腕骨,向内推动找到动脉搏动,即为此穴。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五乱》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俞:即鱼际+太溪,调理肺气之乱;

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俞:即大陵+神门,调理心神、情绪之乱,安神助眠;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即太白+陷谷,调理脾胃消化、饮食之乱;

后加太渊+经渠,有通达肺气,提高免疫、提振气血之用。

二、咳嗽

如果你感觉有点咳嗽,那么请按照下面5步的顺序依此操作:

01

两侧大杼穴

第一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两侧大杼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正坐低头,摸到脖子后最突起的大椎穴位置,由大椎往下推1个椎骨,找到下缘凹陷,再旁开2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下同)

02

两侧中府穴

第二步:两手用中等的恒力,同时点在两侧中府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锁骨外侧肩膀端,下方可见一凹陷处,从该凹陷处向下1横指处即为此穴。

03

两侧缺盆穴

,按压位置必有颈动脉搏动感。

锁骨上方有一凹陷,凹陷中点,按之酸胀处即为此穴。

04

两侧风门穴

第四步:两手用中等偏重的恒力,同时点在两侧风门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正坐低头,摸到脖子后最突起的大椎穴位置,由大椎往下推2个椎骨,找到下缘凹陷,再旁开2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05

经渠穴+尺泽穴

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经渠穴和尺泽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手腕上,找到外腕骨,向内推动找到动脉搏动,即为此穴。

稍微曲肘,在肘弯正中可摸到一条粗大的筋腱,靠这条大筋的外侧,在肘弯横纹上的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注意:如果咳嗽不止,可以临时性的大力重按尺泽穴,止咳则停。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

“大杼、膺俞(中府)、缺盆、背俞(风门),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因肺气回逆、壅塞而生之咳,乃肺中之热。

三、咽喉不适疼痛

如果你感觉咽喉有不适、疼痛,那么请按照下面4步的顺序依此操作:

01

天突穴+廉泉穴

第一步:两手用较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天突穴和廉泉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由喉结直下,在两锁骨正中点可摸到一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微仰头,自喉结上沿,在舌骨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下同)

02

两侧人迎穴

第二步:两手同时按压左右侧人迎穴1~2分钟,按压时要格外轻力,有搏动感即可。

头微侧,从喉结(第二个凸起)往外侧2指,可感到颈部动脉搏动处即为此穴。

03

三间穴+阳溪穴

第三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三间穴和阳溪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沿食指外侧(贴近大拇指一侧)轻推,至手掌大关节处,关节下缘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此穴。

手掌向下,拇指向上翘,可见手腕上方鼓起一根筋,同时拇指链接手腕的地方也有鼓起一根筋,两筋与腕骨所形成的三角形凹陷处即为此穴。

04

陷谷穴+解溪穴

第四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陷谷穴和解溪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脚背上,从第2、3脚趾缝,向后推动,可摸到一小缝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脚背上,在内外踝骨连线的中点、脚向上翘时会出现最粗的两条筋,两筋之间可摸到一凹陷即为此穴。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

“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廉泉)”

气雍不畅积于咽喉,会引起咽喉不适、疼痛。后加胃、大肠二经穴位以通畅之。

四、颈部不适疼痛酸

如果你有颈部不适、疼痛、酸,那么请按照下面2步的顺序依此操作:

01

两侧风池穴

第一步:两手用中等的恒力,同时点在两侧风池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后枕下方,两条大肌肉外缘陷窝中,大致与耳垂齐平处,用力按压有酸胀、脑部沉重感,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下同)

02

两侧肩井穴

第二步:两手用中等偏重的恒力,按压住肩井穴,同时左右缓慢转头至极限处停5秒,往返5~10组。

找到大椎穴与肩部最高骨,再取两者连线的中点,肌肉最丰厚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效法《黄帝内经·灵枢·五乱》之头乱

移用风池以去风寒、通颈部经络,用肩井以散肩部肌筋。

五、便秘腹胀腹痛

如果你经常便秘、腹胀、腹痛,那么请按照下面4步的顺序依此操作:

01

气冲穴+足三里穴

第一步:两手用中等的恒力,同时点在气冲穴和足三里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在腹股沟中点,平行耻骨,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膝盖骨下方外侧孔为犊鼻穴,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下同)

02

上巨虚穴+下巨虚穴

第二步:两手用中等的恒力,同时点在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从足三里直下4横指,小腿骨旁开1横指处即为此穴。

从上巨虚直下4横指,小腿骨旁开1横指处即为此穴。

03

太白穴+陷谷穴

第三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太白穴和陷谷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脚内侧,在大拇趾大关节下方,脚骨边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在脚背上,从第2、3脚趾缝,向后推动,可摸到一小缝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04

商阳穴+二间穴

第四步:两手用中等偏轻的恒力,同时点在商阳穴和二间穴上不动,按压2~3分钟。

食指末节桡侧(靠近拇指一侧),距指甲角0.1寸,即为此穴。

沿食指外侧(靠近拇指一侧)中线轻推,至大关节处,关节上缘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顺时针揉肚子3~5分钟,然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篇》

“气街(气冲)三里(足三里)、巨虚上下廉(上巨虚、下巨虚),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

便秘、腹胀,皆因胃中积热,水气蒸发,便雍于肠道,乃至腹痛。

后加太白+陷谷,以调和脾胃,商阳+二间,以补大肠之水气,通调得泄。

六、腹泻

如果你有急性或持续性的腹泻症状,点按下面这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

01

三阴交穴+阴陵泉穴

步骤:两手用中等的恒力,同时点在三阴交穴和阴陵泉穴上不动,按压3~5分钟。

脚内踝上4指,小腿骨内缘,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膝盖内下方,小腿骨内缘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注意:每次点穴左右两侧均需操作,切不可揉搓,力度要恰当,不可忽大忽小,感受手下的脉动感、寒热感。

温馨提示

点穴完毕后,闭目静躺10~15分钟,如能入睡,效果最好。

这套功法每天最多操作一次,记得今天完成后就不要再点了,不要过分打扰身体,明天继续坚持。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

“飧泄补三阴之上(三阴交),补阴陵泉,皆久留之”

功效:收敛脾气,藏而止泻。

家门口养生项目创业,找德岁堂

一、德岁堂疼痛项目加盟

: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肩周炎、椎管狭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脊柱侧弯、骨盆移位。

二、德岁堂鼻炎项目

;可用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额窦炎,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腺样体肥大(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涕倒流,鼻涕异味,嗅觉失灵,记忆力下降,鼻炎引起的头疼,头晕等)

德岁堂家门口的创业项目:投资小,收益大,门槛低,风险小!

道曰:“阴阳和合为太极,分为两仪”。

两仪门是一个武医结合的门派;武医,顾名思义,即武术医学之简称。

两仪门出自道教,但历史上由于内家两仪门门规极严,很多武术爱好者无法窥其门墙,每代掌门只收八个徒弟。

(两仪门第十四代掌门人张震领与张永亮合影)

年,两仪门第十四代掌门人张震领打破门规,广收弟子,其点穴功法被收录为中华一绝。

年其编写的《两仪拳点穴秘笈》一书,被中华宝库收藏,并被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深圳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张永亮老师,男,河北沧州人,自幼习武,拜两仪门第十四代掌门人张震领为师,系两仪门第十五代亲传弟子,学习两仪门武医多年。

张永亮老师现任中华传统武医研究会副院长、国际两仪拳研究会副会长、郑州两仪混元功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两仪拳研究会名誉会长等众多职务。

年遵师命创办德岁堂,弘扬两仪门武医。

“德岁堂”德、行医之德,济世救人;岁、行医之愿,延年益寿。

德岁堂为首家道、武、医两仪养生连锁加盟品牌。

德岁堂加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gdm.com/xgyy/18441.html
热点排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半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http://pf.39.net/……【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及半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十佳医院 http://pf.3……【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手机不离手当心腱鞘炎

手机现在人人离不开上班刷,下班刷吃饭刷,睡前刷甚至早上一醒来……【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