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地,左肩就沦陷了。
那天下班后,一如既往走在玄武湖东岸十里长堤的落日余晖里。晚霞与野凫齐飞,秋水共青山一色。满目秋光,一路落叶。正寻思着这个周末去到灵谷寺寻桂,然后躺在草地上美美地做个中国梦……
突然,左侧肩胛骨方向一阵痛感袭来。象被一只蜂蜇到……不,象被一支飞镖击中。刺痛从一个不十分确定位置的点,渐渐延伸向更大的外圈。
走到8公里的时候,整个左肩及背部都象扎上了飞镖。那是一种并不惨烈但非常难受的撕扯般的疼痛。
是夜,无论仰卧或是侧躺,痛感深重,辗转不眠。
家人及友人皆曰:要去看医生。因为心脏出现问题的话,也会反射为背部疼痛。
说得好怕怕。医院。在闹哄哄、乱糟糟的就医人群中,勉强挤上通往十楼的电梯。花50元追加了一个高级专家号。略等了一会儿,就坐在了面容慈祥的老专家面前。
家族病史,既往病史,服药史,烟酒史,工作史,生活状态史……一番询诊下来,她用一连串的、专业的提问,帮助我回顾了自己相当完整的生命史。
并且,还躺在心电图室的诊床上,扫描出一张记录着生命脉动的波状图表。
我像捧着自己的心脏一样捧着这张图表,把它交给了慈眉善目的老专家。嗫嚅道:没事吧?
这句话,在我离开心电图室的时候就问过了操作仪器的女医生。她笑笑:没什么事,但要听医生的。
老专家拿着我的心电图,把上面的波形指给跟着她的助手看:这里,有一点点……
量血压——这还用量吗?我随时随地能随口报出自己血压的数值。
她没理会我关于背痛是不是心脏病的很直接、也很愚蠢的问题,而是非常仔细地跟我说起了如何治疗高血压:每天早晚测血压,按时服药,不要重糖重油重盐,多吃水果,避免劳累,保证睡眠,适度运动……
临了,甚至还留下了宅电:有问题可以找我。
这么好的高级专家,怎么能50元一个号呢?!太不合理了!
其实,我只是想知道:这突如其来的疼痛不是心脏病。
每年的例行体检,心肺功能都好着呢。怎么会突然冒出个心脏病呢?
那怎么会突然疼痛呢?我当时的直觉是:受凉了。就是中医说的风寒、风邪。
当莫兰蒂横扫厦门的时候,热了很久的南京也拜其所赐、一雨深秋。每晚走湖,很享受秋风送爽的扑面而来。也许,就在大汗淋漓沐浴凉风的片刻,身体已然被侵。故而医家说:风为百病之祖。
如此,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防范无非保暖、勿贪凉;治疗无非针灸、熏艾、拔罐;保健肯定是桑拿、汗蒸、马杀鸡……
高端人士或高端装逼人士喜欢说:痛,并快乐着。我去!痛就是痛,快乐个屁呀!
痛,会产生害怕和恐惧,比如说心脏病导致背痛。而询诊问医,本质上是为了免于恐惧:有病,你得治、并且,多数病都能治得好;没病,你别怕,你只是肌肉扭伤或腰肌劳损;亦或是……偶感风寒、稍有不适。
即便是不治之症,也还有临终关怀,还有菩萨、有神父、有上帝,祂要做的,还是帮你免除恐惧。
凡是伴随着害怕或者会带来恐惧的痛,都不会是快乐的。
如果仅仅是肌肤之痛且毫不畏惧,那就如江湖好汉的临终告别“砍头不过碗大的疤,老子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不过,那是绿林刀客的“痛快”,并不是高端人群的“痛,并快乐着”。
除非,是SM里的受虐者。
其实快乐和痛一样,都是很私人的感觉。
想来人生也是一趟很奇妙的旅程。
比如说“痛”这件事,在这趟单程旅途上,也是不一样的存在。
人在年轻的时候,心智孱弱,但荷尔蒙和各种生命组织生长旺盛。爬墙上树、寻衅生事,斜挎的军用书包里往往藏着半截红砖,一言不合开就开打,愣头青不要命,即便是皮开肉绽、头破血流,也不怕痛。
觉得痛的反倒是心:恋是痛,爱也是痛;失是痛,殇更是痛;事业不畅是痛,同僚不和也是痛;没钱买房是痛,上升无望还是痛。
年轻时的痛,不在身上,在心上。
及至马齿渐长,风云见惯,这颗心,已在千磨万击中变得磐石般坚硬、甚至冷漠,便很难疼痛。
反倒是血脉渐缓,肌肉松弛,钙素流失,骨骼疏松,头晕目眩,经络不通。于是各种痛便集中在身体上爆发:五十肩,网球肘、鼠标手;腱鞘炎,肩周炎,关节炎……
医家也说:40岁以后,人的主要病状是各种疼痛。
不再年轻的人,痛不在心上,在身上。
怕什么来什么,这真是造化弄人。
如此,真要得到快乐,亦无非年轻人健心,老了后健身。
换季了,多保重!
赞赏
人赞赏
专业治疗白癜风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