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之痛刘静荐读

时间:2020/12/3 15:25:41 来源:无花果

本期导读

头条:拔牙之痛|刘静二条:结婚前,你需要想清楚的几个问题|崔霞三条:无锡跨桥侧塌别太急着下结论|胡思

总第期

  要问我最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那一定是拔牙,拔牙,还是拔牙。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正逛街,忽然间感到口中不适,原来是我那颗去年深疼浅疼了两个月的牙掉了一小块。我有些沮丧地将碎牙吐出,心想:过几天去补个牙吧!

  因为对于咀嚼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在生活的风平浪静和琐碎冗繁中,我竟慢慢地选择了遗忘。前不久,那颗不被重视的牙又以掉一块的方式无声地反抗着我的忽视,该去看牙了。

  是呀,该去看看了,不仅因为它处于右下方最里面,而且还以刁钻的方式存在着,一次次以塞牙的尴尬提醒着我,更是让我在刷牙的时候,感受到牙里传来的一种微寒。

  医院,医生经过一番专业的检查后,指着拍的片子说:“你这牙损坏得相当严重,应该拔牙,而且还不是一颗,你看和它相邻的这颗,还有这颗……”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腹诽道:就是想来补个牙,你直接就让拔牙,这节奏我有些跟不上啊?只能看着他的嘴一张一合地和我说着,至于说的什么我也没注意听,只有一个词在脑海里回荡:拔牙!

  得知我要拔牙,很多人都劝我,拔牙是个危险事,牵涉很多神经,如果问题不大的话,千万别拔。有人说,拔牙不疼,一会儿的事。有人说,拔牙很疼的,你得有个心理准备。医院。

  拔,还是不拔,就像哈姆雷特那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一样,成了我的单项选择题。

  医院,医生那句:“你还年轻,我以我从事牙科20多年的经验告诉你,现在不拔,以后受的罪会更多。”这让我下了拔牙的决心,对于不懂的问题还是听从专业的吧!

  这一刻,我的感悟是那么痛彻心扉。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甜食,白砂糖、硬糖块、牛奶糖、巧克力、蛋糕……无一不是我的最爱,简直是来者不拒。一直到中学毕业,糖都是我离不开的东西。

  尽管家长一次次地管束我,勒令我,但总是挡不住我爱吃甜品的热情,很多时候都是明着答应,暗里偷吃。乐此不疲地吃了那么多年,现在的我终于对它们视而不见了,却没想到,原来它们裹着糖衣炮弹的面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潜藏在我的牙里,一点一点地腐蚀着坚硬的它们,给我带来了这些困扰。

  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的,所有的伤痛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牙疼和拔牙。

  5颗牙呀,在我的32颗牙里,占据着1/6的比例,我在心里痛惜着。怀着忐忑与恐惧,开始了我的拔牙之路。

  躺在病床上,看见医生有条不紊地做着各种准备,我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了。医生温和地笑笑说:“没事,放松点,只是个微创,别怕,咱先打个麻药。”

  麻药入口几十秒后,嘴唇、脸部就没有了知觉,我听从着医生的安排,张大口,任由他们拿着各种器械在我的口腔里出来进去。

  拔牙的滋滋声、断牙声,还有洗牙的药水味让我一阵阵地想干呕。医生只好停止手里的动作,让我趴在旁边的微型水池旁吐一吐,尽管闭着眼睛,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

  吐,擦,漱口……看着我难受的样子,医生笑着说:“你有些娇气呀,不过我劝你还是少吐一会儿,抓紧拔完!”

  “我不是娇气,只是痛点低,好不?”我在心里哀嚎着。再次躺在病床上,没一分钟,又止不住地想吐。如是再三,虽然没睁眼睛,也能感受到医生的无可奈何。

  终于,“漫长”的20分钟后,我左边的两颗牙拔完了。医生把两颗沾着血的牙装进袋子里递给我。我连看的勇气都没有,心里涌起无尽的悲凉。陪伴我30多年的牙,就这样从我口腔里卸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骨肉分离的痛苦和残忍。

  人常说:唇齿相依,齿没了,对唇来说,毕竟是一件伤感的事。30多年来,唇和齿,齿和其他的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争不抢,无论是我大快朵颐还是小口咀嚼,也无论我是狼吞虎咽还是慢条斯理,它们都忠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地为我服务着。

  此刻,却只能静静地躺在这里,茫然地望着这个陌生的环境,无奈地追忆着似水年华……

  一边感受着口腔里传来的痛,一边用冰块敷着虚肿的脸,狼狈地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吃各种各样的流食,服用消炎药,就连水果都是切成丁往嘴里送,真是难熬的日子。

  想起有人告诉我的拔牙不疼,我真想用切身体验好好地打脸他们,但是有必要吗?伤痛过后,就是补血,别看小小的拔牙,也是一个手术呀,是手术就会失血,对于有贫血倾向的我来说,必须补血。

  一时间,我食量大增,各种吃的、喝的,不管我愿意不愿意都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

  半个月之后,又该第二次拔牙了!被第一次拔牙支配的恐惧让我瑟瑟发抖,但没办法,还得去呀。这可是真正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当我和医院时,医生的惊诧一下子显露在脸上,似乎在说:不就是拔个牙吗?至于吗?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和流程,我二话没说地躺在病床上,还叮嘱家人不要离我太近,在外守着就行。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操作,居然比上次好太多。整个过程,我居然只吐了两次,但是恐惧一直萦绕在心头,特别是听到“嗡嗡”的器具声响起,听起来像强行掰掉牙齿的声音,我莫名地觉得是装修时电钻钻在墙里的震耳声,让我的心一揪一揪的,我甚至听到了牙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求助声。

  我的脑海里,千回百转了很多的画面和场景,那些画面和场景竟是如此鲜活,我的脑细胞竟是如此活跃,我甚至想到了战场上那些紧急抢救,竟特别地感同深受。我这只是一次小小的拔牙,人家可是抛头颅、洒热血的,性质完全不同,疼痛程度也不是一个级别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么一句高大上的话陡然冒出来了。是呀,生活就是如此,哪怕仅仅是健康的我们,也是身体的各项机能在和谐地运转着,给我们提供各项保障。

  也许这次是三个牙,也许是出血量多些,居然还缝了几针,感受着线在口腔里绕来绕去,第一次发现飞针走线原来不是一项普通的活,它是精妙的、有一定含金量的技术活。

  拔完后,我惊奇地发现,除了含着棉球的半个小时疼得厉害些,吐了些许血,后来的时间里居然没那么疼,而且吃饭、说话受到的影响不大。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回生,二回熟?我有些小小的困惑。

  拔牙之后,剩下的,我还有种植牙、补牙、矫正牙这些后续活,看来不持续个一年半载,不足以让我刻骨铭心。

  对于每个人来说,牙都是重要的一部分,毕竟人是铁、饭是钢,毕竟食从口入,爱护牙齿、保护牙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懈怠牙、忽视牙,带给我们的都是无穷无尽的困扰和麻烦。

  不止是牙,与我们如影相随的事物,都需要我们去敬畏,去保护,去善待。善待它们,就是善待我们美好的人生。(本文第3、第4幅配图摄影李梦涛,其余来源《河南思客》图片资料库)

本篇审稿李丹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刘静,女,驻马店市人,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西平县供电公司。

  《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本文作者刘静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陈 旭 庄凤娟 李智信

      张红阳 胡建武 伊 人

总策划 吕佩义

出品人 杨海燕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双语学校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友情支持

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ogdm.com/jqycs/12036.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